2022年5月25日,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大戏——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正式上线。
2022中央美院本科生毕业作品线上展第一阶段于今日正式开展,展览展出油画系、壁画系、实验艺术学院、城市设计学院以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5个院系共443名学生的毕业作品。
第二阶段将于6月2日上线,届时将展出中国画学院、版画系、雕塑系、人文学院、设计学院、建筑学院6个院系共426名学生的毕业作品。
本届毕业展也将成为永不下线的“2022中央美院毕业展”。
线上毕业展开启之后,新葡京娱乐城官方微信平台将持续开设“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丨微展厅”,陆续推出全部研究生、本科生毕业作品与毕业论文,敬请关注。
丨寄语
油画,是指用亚麻仁油、核桃油等氧化性植物油调合色粉,在木板、画布或纸板上进行绘制的画种。其风格可细腻、可粗犷,是适合多种艺术风格呈现的载体。
其专业工作方式:很个人。其专业工作方向:独立艺术创作、大型历史题材绘画、肖像画、风景画、大型殿堂画、装饰画、文创产品和相关院校基础教学与艺考培训教育。
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油画系学生而言,毕业后多给自己机会去尝试一种或多种可能。首选是能够干与油画专业相关的事情,你即将面对的每一次选择,没有绝对的对与错。要么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,是考验你顺应环境彰显思辨和临危处置的能力;要么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是靠你的实力,待的是时机。在社会中摸爬滚打,重在选对方向,重在对上自己的心路历程,不对心,会伤心。
祝福全体毕业生,在步入社会后,在理想与现实面前,找到仅属于你个人的心之所愿的通途。
油画系主任
张路江
又到了一年毕业季,线上展已经成为你们主要的展示舞台。
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,元宇宙、去中心化网络已悄然而至,屏幕上的作品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观看的主流,艺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。
我认为你们的毕业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、经得起线下展览检验的。这3年,我见证了同学们与疫情的博弈,见证了你们与导师一起努力前行。不久的将来,你们的作品会在真实世界里揭开神秘面纱,赢得观众的掌声,得到最好的回报。
你们是壁画事业的未来,你们承载了复兴壁画艺术的重任。不要放弃初衷,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,这是导师们最希望看到的,也是我们对你们的期待。
壁画系主任
唐晖
转眼你们就要毕业了。你们读书的这三年赶上了人类历史的大时代。世界正在激烈地重组,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,这么精彩的而危机四伏的世界,人类最期待伟大的作品来重建自己的感官、信念和认知。荷尔德林说: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拯救。
你们/我们都是幸运的。比起抗日战火中颠沛流离弦歌不辍的的前辈们,我们是幸运的。而支撑着他们的和支撑着我们的是同一种力量,同一种基因。
今天一天都在看着你们的毕业创作,看到很多同学关注生态,很多同学关注算法中何以可能产生诗学,很多同学关注屏幕前和道路上的劳动,很多同学关注神秘、记忆和爱情,但不管各自的关注从哪里切入,最核心的概念总是交流。
在这个见面变得珍贵的时刻,交流并非缺席,只是需要不断地去重新发明。而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重新发明交流而展开的实验。在这样的实验中,我们将与毁灭的力量展开赛跑。
这场游戏一开始就无法退出。但起码这一关你们就要打通了。此刻你们皮肤光鲜,血条饱满,装备酷炫。祝你们未来有打不完的怪,有无穷的升级。
实验艺术学院院长
邱志杰
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师生们努力克服了疫情对学习、创作与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,以优秀作品证明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!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满满正能量的人,懂得去珍惜生命中每一段体验。相信经历风雨后我们一定能见到彩虹!
祝展览圆满成功!
城市设计学院院长
马浚诚
又到毕业季,疫情三年,大家坚强地走过来,真是辛苦了。值此大疫之年,大家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业,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,在此:卮蠹宜忱弦,获得学位。
世界显然已经不太平,要保卫来之不易的盛世,需要我们所有人努力。希望你们走出校门,不忘校训,为国家的艺术管理和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,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。
我们身处大争之世,勿忘践行者盛,用你辈之所学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
余丁
转眼我们又迎来了2022的毕业季,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,让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时,更深刻的感知个人与周遭世界的变化,艺术创造也在这些时光里生发。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境遇里寻求新的应对,老师和同学们在毕业展览的准备、展示上付出更大的热情,抱有更高的期待。
坚持的信念是蕴含在艺术创造之中的,对于每个美院人来说,在走过的路上比同龄人又多了一份形象的记忆,所遇到的、感受到的、领悟到的都归为现实扑面而来,积累了艺术创造的厚度,也正在经历艺术规则的重构。原来再自然不过,再不经意的发生,在今天都是珍贵的存在而不是理所当然,唯有包容和豁达,心才能变得更加宽阔。艺术创造不止于关注个人,也要关注生活、关注这个世界,直面生活的真实,表达它、热爱它。美院的生活如同一面镜子,记录了青春,也映照着未来。
今天,美院的学习生活告一段落,是告别也是再出发。希望同学们在艺术生活里,找到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和力量,拥有良好的心境和在困难面前的淡然、乐观。未来有多少未知,就有多少需要你们努力去开拓!
中国画学院院长
刘庆和
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,毕业展令所有的人期待。遗憾的是不间断的疫情,导致2022年的毕业展不能在线下展厅进行,而只能在网络上展览。“不能…只能…”这个句式显然是不得已的令人感到无奈的事情。因为艺术作品和图片不同,和图像不同,和抽象概念不同。虽然有一些作品的呈现方式就是图片,就是图像,抽象的,概念性的或者是观念艺术范畴的。但是对于观众来说,线下展览和线上展览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。线下作品有空间环境,有互相比对,有不同距离,有不同质感。而线上的作品全部是荧光屏幕的质感,全部是眼睛与屏幕的距离,全部是孤立的独自存在,全部是从手机框子之外的空间看框子之内的照片或者录像。
对于不可更改的事物,我的观点是不抱怨,不对抗,但也绝不躺平。那怎么做呢?其实无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个“不能…只能…”的句式。但我们可以改变对此的角度和看法,这样我们或许就会经历一种艺术作品的新的生产方式、展览方式和传播方式。迫使我们学习掌握数码的、摄影的和非传统技术的材料与媒介。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,将错就错地进入一种新的时间和空间。
我有一门课叫做“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”,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去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,只有聪明的大脑和愚蠢的大脑,相信你们都拥有聪明的大脑。希望我的这种观点能够帮助到同学们,那你们就会坦然面对一切的不幸。就会从“不能…只能…”的令人沮丧的句式中解困。预祝同学们的展览成功,从毕业的驿站出发,去开始你们人生的又一段新旅程。
版画系主任
王华祥
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把这句老话献给不平凡的2022届的雕塑系毕业生。
因为这句话恰好包含了构成雕塑作品所需的基本要素:空间、尺度、材料。
还有最重要的东西——价值观。
雕塑系主任
张伟
校园里已经长期没有你们的身影出没,最近半个月,连老师也不能在新葡京娱乐城了。没有了老师和你们,我不禁问自己,新葡京娱乐城还剩下什么?教育还剩下什么?
我想起我在授课的时候,总是听到我在说话;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。但那一天我离开校园的时候,空荡荡的校园里,我第一次听到了,风穿过树叶的声音。
其实,风每天都穿过树叶,就像你们每天都在说话。可是为什么,我以前从来没有听到呢?
空荡荡的城市和空荡荡的校园,在封闭我们的同时,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,相互倾听的时间和空间。
沈从文说,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,也在读一本大书。
平时,总是你们在读我们的小书。
今天,让我们静静地读你们写的大书。你们是本科生,所以你们是一棵棵无形的大树,撑起人文的天空。
人文学院院长
李军
我与你们一样是挑战荆棘险壑的探险者。面对复杂而多变的时代,愿你们永远对未知的探索抱有热情,对真理的坚守绝不动。掠谇笏鞑痪寮柘,知其不可而为之,为世界变得更好而努力!
设计学院院长
宋协伟
自然的视野
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,当代文化具有明显的普世文化现象。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将彻底摧毁基于不同地域、地理自然条件下、经历几千年孕育出的过去的伟大文明。当今的全球化文明,就像一把粗暴的尺子、一个单一标准、一种价值观取向,去衡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域文明。
在这样的语境下,今天全世界的城市、建筑,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气候带,都在“以不变应万变”的方式存在。我们会看到,本来适应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建筑,会被建造在寒冷的沙漠地带,反之亦然。这些建筑之所以得以生存,就是依靠巨大的能源消耗来支撑它们的存在。它们无视南北、东西,也不再聪明智慧,用它们冷酷的表情拒绝着周边的一切,积极地贡献着全球的气候变化。让过去伟大文明中的所孕育出的:建筑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充分交融的智慧、文化荡然无存。
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,直接造成了“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”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。如何让传统文化中人、建筑在历史中寻求生存之道的本能智慧,即一种原始的自然哲学与当代的技术哲学融为一体,也即传统的文化与普世文明交织,从而走出特定的传统文化无法抵御现代文明的冲击的悖论?
央美建筑2022年研展“自然的视野”是针对上述悖论的回应、反抗,它不仅拥抱自然,更关注因自然而孕育的文化、一种可持续的生存智慧。
建筑学院院长
朱锫
宣传部/整理编
2022年5月25日